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解读 | 中南财法理学考研热点解析——热点与押题的双重结合

鱼跃中南财团队 学术茶山刘
2024-09-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从中南财法理学的考试内容来看,近几年的试题中已出现少部分以热点作为材料,或直接考察当年法理学的研究热点,因而,研习当年热点背后对应的法理学知识点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热点的解读与运用,提示考生复习的重点与方法。转发本推文到朋友圈,可联系茶山刘南湖鱼(yuyueZUEL816)领取对应学科完整版《热点解析手册》!


一、真题回顾


(一)法理学808专业卷



1.名词解释(2021):司法体制


解析:


司法体制司法制度的内容之一,司法体制是指国家司法机关组成的体系,具体包括司法机关之间的权限划分、组织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等。司法体制是一系列司法制度的总和,重点包括法院的组织体制、审判运行机制、法官管理和审判管理制度。


提示:


司法体制改革是法理学与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法检系统、司法行政系统每年都会有新的改革方向,因而学术研究往往关注改革相关的议题。以2021年为例,该年法院改革主要集中在五个方向:(一)改革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二)努力实现同案同判(三)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四)司法解释制度的修订(五)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六)加大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司法行政改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一)《法律援助法》出台(二)加强律师监管(三)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四)健全行政裁决机制


图1



2.简答(2021)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解析:


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必备条件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法律上所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具体包括:


①自然人:指具有生命的、个体意义上的人,是法律关系主体中最基础的主体;通常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在出生之前、死亡之后也可以成为一些法律关系的主体。


②法人,指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是现代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


③国家,指拥有一定的居民、领土、政权组织和主权的社会实体,是国际法律关系的基本主体。


④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国家权利和履行国家义务的法律关系的主体。


⑤其他主体,如人民、民族、非法人组织(甚至动物)。


提示:


法律关系尽管一直是法的本体论中的重点内容,但与立法中的热点问题往往关联性强。该年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就该法,学者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认为家庭教育中的具体法律关系构成及其相应的调整范围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具备了教育领域法律本身的固有属性,其法律规制体现出国家公权力与私人领域私权利在不同的教育法律问题上进行制衡与博弈,最终实现家庭教育目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各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述不够清晰,存在因法律关系纵横复杂而产生法律主体多元交织、权义关系交叉失衡等问题,最终导致法律理解、法律执行和法律救济等存在风险。科学规范、逻辑自洽的法律关系是立法活动所秉持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科学谋划布局法律关系主体、保障权利行使和义务践行关系均衡、规避法律冲突和协调法律关系主体参与家庭教育的法律程序,达到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3.论述题(材料题)(2021)


材料:

民法典第6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496条: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问:

(1)法律规则的要素有哪些?

(2)结合法律规则的要素,分析两个法条。


解析:见《鱼跃法学·808法理学密卷解析》


提示:该年民法典颁布并生效实施,法理学专业卷也是首次出现法条分析题,不少考生拿到题目后无从下笔。实际上,本题难度不高,较法治理论的分析题而言,对考生的背诵要求低。只需要熟悉法律规则的有关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即可。这提示考生在今年备考时同样应该注重法条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解书本中的案例。


(二)法学基础616法理学部分



1.简答题:简述“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法治思想的内涵(2021)


提示:


很多同学可能对于此类准备不够周全,因为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难背,也难抓重点。就复习而言,这类试题与该年的法治理论热点问题结合紧密,因而复习时应重点把握该部分内容。由于法治思想部分将作为单独的科目考察,因而对于复习来说实际上降低了难度,考生以《冲刺表格》和法治思想的参考教材为材料进行复习即可。


就答题而言,但其实这类题目可以将法理的内容与宪法结合来展开回答,甚至可以用上公共课政治记背的部分内容,其实是很容易充实自己的答案的。这一题中的关键词就是“人民”和“法治”,需要紧扣这两个主题来组织答案。先将背诵的中心句写上后,可以从法治为何以人民为中心,法治如何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如何参与法治和人民如何受益于法治)的角度,结合我国的制度设计、法律运行等各个方面使回答言之有物。


二、近两年热点案例/事件与分析角度



三、2022年热点案例/事件对应知识点回顾


考点预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


预测考题:


1、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2、结合民主立法原则,谈谈立法过程中如何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3、结合法与民主的关系理论,谈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

4、结合法理学知识与实践,谈谈你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对应知识点1:民主立法原则


(一)民主立法原则的含义


立法要坚持人民主体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二)民主立法原则的要求


1、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立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保证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就必须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性作用。各级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尊重代表的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建立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机制;拓宽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得人大代表更好地反映人民的立法意志。


3、完善社会公众民主参与立法。前提是健全立法公开机制;核心是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制度,如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以及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5、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主,注重社会公平,妥善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6、正确处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当权益。


7、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至上,即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利益兼顾、少数利益保护、利益优化、利益配置公平。


(三)民主立法原则的意义


1、民主立法是践行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人民以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参与立法,立法权得到民主行使、公开运行,有利于更广泛地汇集和表达民意,更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


2、民主立法是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让人民成为立法的主人并参与立法,能够更加充分地集中民智,更加全面地反映民意,更好地协调立法所涉及的各方利益。


3、民主立法是对立法实行有效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立法职权、个人独断或不尽立法职责所必需。只有坚持民主立法才能防止立法权的异化,才能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进而使得立法体现国家整体利益、全局利益,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4、民主立法也是进行法律教育、推动自觉守法、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方式。民主立法使公众参与立法,起到了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是法律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样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治意识。



对应知识点2:法与民主


(1)民主的含义:广义的民主泛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作出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它既适用于国家领域,也适用于非国家领域;既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民主,也包括社会层面的民主。狭义的民主即民主政治,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民主。换句话说,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人员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民主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必然要受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所制约,必然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作为政治制度,它不仅指国家的组织形式——政体,而且也指国家的本质——国体,即什么阶级在国家中占有支配地位。


(3)民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1、法治的真谛在于人民主权,通过自由表决和选举组成代议制立宪政府。2、法治的效能在于人民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能够保障和限定公民自由权利,促进大众政治参与向广度和深度扩展。3、法治的活力在于人民对于所委托的少数管理者及由他们组成的权力机构,通过人人必行的法律和各种形式的分权与制衡制度,保持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公共权力的合法权威和合理运行。4、法治的形态在于确立严格依法治理的操作运行程序,这种程序必须符合民主的最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



对应知识点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含义


背景:202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中,“全过程民主”被明确写入这“一法一规则”。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这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理解:


1.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注意几个关键词:“全”“过程”“人民”。


2.第一,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具体而言,有两个要求:一是“一切为了人民”,要始终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一切依靠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都能参与的一种民主形态。


3.第二,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性是民主的内在要求。


4.第三,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是民主的主体要“全”,必须将“全体人民”都纳入民主过程,要特别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参与渠道的问题;二是参与的内容要“全”,人民尽可能参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公共事务,大到国家的立法,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都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加以解决;三是覆盖的范围要“全”,要构建环节完整的民主体系,实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从立法、行政到社会生活,从中央、地方到基层,都要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民主制度;四是民主的流程要“全”,既要重视民主选举,也要重视选举后的治理,要形成民主程序上的闭环。


考点预测二:法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预测考题:


1.结合法理学原理与实践,谈谈法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2.结合法治中国一体化建设理论,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对应知识点1: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是通过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建设所要达到的理想的法治化状态。成熟的法治国家通常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标识:


1、法律之治。法治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实现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社会管理、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法治化。


2、程序之治。在某种意义上,法治就是程序之治,依法办事就是依照程序办事。程序是制约权力、保障人权、科学决策的保障。


3、人民主体。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4、依法行政。政府权力既受法律的制约,同时要保证行政权力拥有足够的权威和效率。


5、良法善治。这是法治国家的最高境界。


法治国家致力于在法治层面解决三大主要问题:


1、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依法设定国家权力,使一切国家权力的取得和确认均有宪法和法律上的依据;作为蕴含着良善价值观的法治,赋予国家权力以先进价值诉求从而不断强化合乎法律价值性。


2、国家权力关系模式的法治化。从内部看应该进一步优化国家权力的分工、协作与配合、制约关系;从外部看则应不断理顺国家权力与政党权力的关系。


3、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无论是公权力的执行原则、方式、途径与程序,还是其义务与责任,都要具有法律根据与法律强制保障,以防止法外用权、有权无责、有责难究。



对应知识点2: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建设自上而下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动表现。法治社会指法治得到全社会公认和践行的一种社会状态,旨在通过公民、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等社会主体及其行为的法治化而达致社会治理。法治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社会依法治理。从命令服从式的社会管理转变为上下良性互动共治的社会治理是法治社会的基本条件。


2、社会依法自治。国家的“硬法”和社会的“软法”在社会治理中应共同发挥作用。


3、法治的社会信仰。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服从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自觉尊法守法依法用法服法尚法,自觉弘扬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形成普遍的法治信仰。


4、营造依法治国的人文环境,形成人民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对应知识点3: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内涵


基本概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它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它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每一名群众的关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而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在基层寻找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得到了缓解、群众困难得到了解决。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治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效果。包括老有所养等一系列惠民生的方针政策都需要通过基层切实落到群众身上,让群众有获得感。


结语


通过回顾往年真题中热点的考察方式,我们发现,基础知识点仍然构成主要的答题素材。区分于部门法,由于法律修订、司法实践的变动,需要迅速更新知识体系。“法律修改一个字,半个图书馆都为废纸”固然夸张,但足以证明部门法学习与应试的难点。以刑法修正案十一为例,法律修正案的出台意味着修改与新增法条的考察概率提高。而就法理学与法治理论而言,我们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进而提升答题能力。背诵方面则继续围绕《冲刺表格》《核心讲义》和参考书目扎实复习,利用好现在至考前的这段时间巩固背诵效果。


就热点而言,前文主要为大家提供了解题思路,就预测考点,则选取了考察概率最高的热点提示诸位考生着重复习。应当明确的是,法的本体论、运行论仍为考试重中之重,鱼跃法学团队悉心整理的《名词解释手册》《法治思想重点集锦》《归纳梳理手册》即是押题宝典,也是前期复习绝佳的复习材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愿各位高分通过初试!


鱼跃中南财百宝箱系列

学术茶山刘丨中南财法基616速记一本通:一表掌握重点、难点和新点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1丨中南财法学基础(616)通关讲义四件套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2丨中南财法理学(808)考研重点之体系透视与知识重构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3丨中南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810)多元一体复习模式建构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4丨中南财民法学(811)考研的双层视角与四维体验

法学考研百宝箱No.5丨中南财经济法(813)精品讲义包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6丨中南财国际法(815)考研的引航指南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7丨“内功运息,外功练招”——中南财刑法学考研的“一个体系,两种思维”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8丨中南财侦查学考研的“一条道路,两个角色”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9丨中南财知识产权法学(833)进阶指南之多元服务体系

鱼跃百宝箱系列No.10丨“体系与思路”构建中南财法律史(809)考研之思维

鱼跃百宝箱系列No.41丨中南财诉讼法(812)考研之体系化记忆——文与表交互

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42丨中南财环资法学(814)考研的三盘棋和四盏灯

新浪微博 知乎 豆瓣|鱼跃法学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精品学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茶山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